假期第一天,朋友圈很多人晒出了婚礼照片。
后台有个叫@惠雯 的姑娘,说自己很难过。
到家才知道,高中很好的朋友后天结婚,大家都去,却唯独没有邀请她。
“我很在意她,有什么事都找她分享,谁知道工作后感情淡得这么快。”
我回复她,其实这是成年后的常态。
人的圈子始终是流动的,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感情。
曾经无话不谈的关系,现在却读不懂你的欲言又止。
你以为会为你阻挡风霜的人,关键时刻也可能和你互删。
2017年,刘德华在泰国拍广告时不慎坠马,当时脊椎受伤,盆骨撕裂。
56岁的年纪,伤得那么重,他一度以为自己再也站不起来。
足足在医院静养了53天,才恢复过来。
刘德华通过这件事,看到了人情冷暖:
“歌迷他们可能接触到我的机会都没有,他们会担心我。
反而投资那些人,他们会觉得大家算一算,你什么时候补偿会比较好。”
被大家亲切喊了一辈子的“华仔”感慨道:
“原来感情,大家的关系,是有度的,朋友是有排名的。”
成年人的关系,确实分远近亲疏。
不信你翻翻朋友圈:
那些设置了“分组可见”的状态,往往是给自己人看的;
那些设置了“不给ta看”的状态,则是制造距离感的证明。
所谓的双重标准,不是说这个人两面派;
而恰恰证明,他懂得成年人社交的规则。
年初我发小发来信息,兴致勃勃地说他要换一辆车。
我看了看那车,当即指出了很多问题:
这车的空间小,他要接孩子带老人出门,都不够方便;
同价位的车里,这车的性能和性价比,都不占优势……
他听完之后,喃喃地说:
“确实,你说的都在理。
但是我问了好几个人,他们怎么都说挺好的呢?”
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:
同一件衣服,你问好友和同事的意见,可能会得到:
“丑死了”和“还不错”两种回答。
不一定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审美相差悬殊;
更多时候,是关系不到位,导致的“不敢说真话”。
从亲密度上来讲,走得越近的朋友,越不屑于讨好对方;
因为他们是真心为对方好,知道即使说了“难听的真话”,对方也不会介意。
大臣魏征被称作李世民的“一面镜子”。
捧李世民的人多了,魏征就会写一封意见书批评他,让他不要得意忘形,要居安思危。
李世民不会觉得丢了面子,反而是把魏征的信贴在墙上,时时观看。
“批评不可怕,害人的是奉承、捧杀和不屑一顾。”
敢于说真话的,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关系,是彼此生命中的贵人。
常有年轻读者跟我抱怨:
踏入社会之后,大家交朋友“目的性”太强,感觉不够真诚。
我通常会回复:恭喜你,开始懂得了这个社会的规则。
《致橡树》里,连植物都知道,起码要成为木棉,才能和橡树站在一起。
作为成年人的我们,凭什么交到比我们强百倍的朋友呢?
友情到最后,都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。 (责任编辑:admi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