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两则淹没在众多新闻里的事件,让我在这个秋天,第一次感受到了凉意,
湖南株洲,一位外出散步的老太太,走着走着突然直挺挺地栽倒在地,不省人事。
见此,正在执勤的城管小哥飞步将老人扶起,好心的路人赶忙递来座椅。
待老太太恢复知觉后,众人才得知方才的惊险一幕,原来是因为她患有癫痫。
而平日里,老人一直是一人独自生活。
当小哥贴心地为她拭去脸上的污泥时,两千多公里外的哈尔滨,另一位88岁的独居老人,正在自家的床上孤独地躺着。
整整四天四夜,动弹不得的老人,盯着天花板,滴水未进。
与他相熟的报纸发行员,在发觉不对劲后破门而入,刚进卧室,眼泪就掉下来了:
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老人,躺在满是尿渍的床单上,甚至没了说话的力气。
直到老人被送去医院,众人才联系到姗姗来迟的子女们。
揪心的有惊无险,南北的两拨好人,让人宽慰之余,心里多少有点五味杂陈。
子女的成长路上,父母步步追,岁岁随,而当父母日渐老去,有多少儿女,只躺在通讯录里。
年迈和疾病一步步吞噬他们的健康,孤独和寂寥一点点蚕食他们的生活。
而只顾低头赶路的我们,对此,一无所知。
01
早前就有权威预测,2020年我国的独居老人将达到3000万。
曾几何时,儿孙绕膝,尽享天伦,是多少人关于养老的美好想象。
而在现实中,对绝大多数独居老人来说,连基本的生存都是莫大的难题。
稍微留心一下,不难发现,前面的新闻并非孤例。
安徽蚌埠,一位独居老人不慎摔倒在阳台,只能拼命敲打脸盆向人求救。
“咣当咣当咣当,咣当咣当,咣当... ...”
光着身子的老人,就这样在冰凉的地上躺着,呼救着,饥肠辘辘着,整整四天四夜。
获救后,他如获至宝地抱着消防员递来的一瓶矿泉水,一饮而尽。
人们这才注意到,房屋里混乱不堪,饭菜早已经生虫发霉,散发着一股异味。
而面前的老人,竟是如此的瘦骨嶙峋。
同城的子女,已经整整20天未来探望,甚至不曾打过一通电话。
《世说新语》有云:“生老病死,时至则行。”
可对独居人群来说,晚年的安全和尊严成了一种奢侈,有时甚至连他们的离去,也无人知晓。
上海一小区内,一户紧闭的房子,多日传出难以忍受的臭味。
报警后才发现,房内67岁的独居老人,在家中已经离世多日。
而第一个觉察不对劲的,不是同在上海的女儿,而是附近的邻居。
时光催人,子女们不断往前飞去的同时,父母们正在无可避免地老去。
“老去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背后空无一人。”
一语,戳中人心。
人到暮年最大的悲哀,不是岁月带来的记忆衰退,行动不便,甚至是病痛缠身。
而是生儿育女,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一辈子。
生命的末尾,却活成了一座无人问津的孤岛。
02
前阵子,有篇名为《对不起,这2.5亿被二维码抛弃的人,正在消失》的文章,一度刷屏。
不会使用智能手机、无法扫码的老人们,被隔绝在新世界之外,成了互联网的遗忘者。
但对于独居老人来说,被时代遗忘,远没有被儿女遗忘来得更加无助。
内心深处那些无法排遣的孤独,是比生存的困境更为隐秘的角落。
看过一则短片,名为《多住几天的家》。
老伴去世后,老人独自一人住在老旧的房子里。
子女一年到头也不回家几次,每次回来了,也是嫌弃家里老旧,执意要住宾馆。
父亲的日常,就是在屋子一遍又一遍地走着,跟家具对话,和花草聊天,甚至假装孩子们都在,召开起了“家庭会议”。
但聊天的内容,却怎么也绕不开孩子,有时候,聊着聊着,他就哽咽了。
无人作伴的老人,孤灯辗转夜难眠,一草一木都是可以对话的朋友,想要握紧的依靠。
短片中令人鼻酸的片段,也在生活中真实地上演着。
大山深处,70岁的刘奶奶,在儿子两年前因意外去世后,变得日益孤僻。
远嫁外地的女儿,只有在春节的时候,才会带着外孙女回来看她一次。
(责任编辑:admin)